项目所在地位于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基本的产品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配套材料,产品应用领域为显示面板及装饰、灯具,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产品涵盖了光取出材料、电极修饰及注入层材料、传输层/阻挡层材料、发光主体/客体掺杂材料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OLED材料体系,多数材料产品的性能已达到或超过了商用标准。
有机显示材料市场正在快速地发展,特别是在手机和电视等设备的OLED面板领域。随着OLED面板市场规模的扩大,上游的OLED有机材料市场也呈现出迅速增加的态势。根据统计数据,OLED有机发光材料的成本占比在手机OLED面板中约为23%,而在电视等大尺寸OLED面板中则超过40%。因此,随着下游OLED面板产线的投产和产能爬坡,OLED有机材料的市场规模也将会促进增长。
在中国显示材料行业中,OLED有机材料市场同样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OLED有机发光材料的性能逐步的提升,成本也在逐步降低,使得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轻松的享受到OLED显示面板带来的优质视觉体验。同时,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显示材料行业的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显示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
随着近年来OLED显示面板需求量的一直增长,推动了上游OLED有机材料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行业规模迅速扩张。据资料显示,2019年全球OLED有机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2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行业规模将增长至21.8亿美元。
OLED面板的主要终端应用市场为手机、电视、平板、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等领域,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商品市场,终端应用市场广阔是推动国内OLED产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未来,随着AMOLED技术的慢慢的提升,AMOLED的应用也将持续扩大,智能手表、VR眼镜、智能家居、车载显示屏等智能设备产业对OLED面板的需求也将空前旺盛
从成本结构来看,设备和有机材料是OLED面板最主要的成本来源,其中设备占比约为35%,有机材料占比约为23%。有机发光材料作为OLED面板的核心材料,最重要的包含发光层材料和通用层材料两大类,其品质直接影响面板的最终性能,在OLED面板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产品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主要由国外企业垄断,国产化能力较弱,通用层材料国产化率在12%左右,发光层材料的国产化率则不足5%。
OLED有机材料是指用于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生产,在电场作用下能发出光的有机材料。由于国内企业投资规模加大,产业技术升级,国际显示材料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近年来都建有国内工厂或授权OEM,中国OLED材料市场规模保持逐年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为33.6亿元,同比增长66.83%。2024年将增长至84亿元。
OLED面板一般指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子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屏。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型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慢慢的变多的显示器厂家纷纷加入OLED面板研发。
随着科技的快速的提升,有机显示材料在各种屏幕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尤其是在高清、柔性、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进入2024年,有机显示材料的需求预测将进一步增长,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设备将更方便快捷地连接到互联网,这将推动有机显示材料需求的增长。由于有机显示材料具备轻薄、柔性、透明等优点,因此它们成为这些设备的理想显示选择。
其次,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对显示屏幕的需求也将持续不断的增加。在无人驾驶汽车中,驾驶员需要查看各种信息,例如导航、车速、车况等,这些都需要依靠有机显示材料来实现。
另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有机显示材料的需求量开始上涨。VR和AR设备需要轻便、高清、低功耗的显示屏幕,有机显示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
综上所述,2024年有机显示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这主要受到智能设备、汽车智能化、VR和AR技术发展的推动。然而,这样的领域仍面临一些挑战,要一直进行研发技术和创新以应对市场需求。同时,也需要重视产品的可靠性和环境影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项目技术可采用吉林元合研发技术团队,吉林元合作为“有机聚合物光电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吉林省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试研发技术中心”2个省部级研发平台的合作企业,多年来持续为2个“中心”提供材料量产工艺研发技术所需要的场地、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并提供对应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合作完成有机光电材料的量产技术开发。
硼氮原子骨架的热活化延迟荧光(BN-TADF)材料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技术,具有高效率、高色彩纯度、长寿命等优点,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领域。
BN-TADF材料的技术原理主要是通过利用硼氮原子骨架的特殊结构,使得材料在受到激发后可以通过反系间窜越过程,将单重态激子转化为三重态激子,以此来实现100%的激子利用率和高效发光。此外,由于硼氮原子骨架的强吸电子能力,BN-TADF材料还具备比较好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
在OLED领域中,BN-TADF材料的应用逐步扩大。由于其高效率、高色彩纯度等优点,使得OLED显示器的亮度、色彩还原度和寿命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BN-TADF材料的可扩展性也较好,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总之,硼氮原子骨架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发光材料技术,未来有望逐步发展并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工信部、财政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中提出,9月5日,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2023—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2024年,我国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市场占有率超过25%。并且将加快培育视听消费新增长点,促进车载视听、商用显示等新兴领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培育OLEDTV、MiniLED、8K、75英寸及以上高端显示整机产品消费需求,引领彩色电视机新型技术发展,提升盈利水平。
新型显示方面,面向新型智能终端、文化、旅游、景观、商显等领域,推动AMOLED、MicroLED、3D显示、激光显示等扩大应用,支持液晶面板、电子纸等加快无纸化替代应用。
2023年2月《关于印发长春新区支持光电信息产业高水平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长春新区对光电信息产业提供空间载体支持,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深化产业金融服务,强化发展资金保障;支持鼓励科学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动力;提高规模发展奖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建链补链强链,扩大区域协同效应;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提升优化品牌影响;充分关注人才需求,营造爱才留才环境;提供快捷便利服务,强化助企服务水平等多种支持。
长春新区深入实施“壮药”“强光”“聚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强势崛起“两谷一基地”。围绕“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推动17个项目,精细化工产业园5个保牌项目10月份通过验收,应化所北湖园区,奥来德、海谱润斯OLED半导体显示产业园启动建设。
长春市人才优势突出,依托长春光机所、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科研院校,以及长春经开区、长春新区的光电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长春市已经积累了光电信息产业相关的各项核心技术,为开展光电子检验测试、产品中试、资质认定、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培训等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预计到2024年6月,产能达到2000—3000公斤/年。预计2025年底,产能达到或接近5000—10000公斤/年。产能的扩大对于生产用地、用房及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计划3年内厂区占地面积需求超过10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加办公场地的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
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合成车间1万平方米、研发实验区0.5万平方米、升华提纯车间2万平方米、办公区0.5万平方米、仓库及废物暂存区0.5万平方米和员工宿舍及其他生活辅助区0.5万平方米)。
项目达产后,年出售的收益17,825.3万元,利润5,882.4万元,投资回收期4.9年(税后,含建设期1.5年),投资利润率29%。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长春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项目的实施将推动有机显示材料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科技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增强长春市在新型显示领域的竞争力。
改善环境质量:有机显示材料相较于传统的显示材料,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环保性,因此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提高社会福祉:项目的实施将为人们带来更加高品质、高性能的显示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长春市有机显示材料产业化项目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不仅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福祉。
长春新区区位优势显著、产业基础坚实、创新氛围浓厚、开放条件优越、承载能力较强。要把建设好长春新区作为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和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长春新区的职能之一是“深化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长春新区内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高教科研等产业优势显著,位于东北三省中部枢纽区域,有着很强的区位优势,加上未来新区内的政策创新支持,能够对哈长城市群、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新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带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步优化产业体系,全力发展融合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打造辐射哈长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吉林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项目所在地位于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基本的产品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配套材料,产品应用领域为显示面板及装饰、灯具,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产品涵盖了光取出材料、电极修饰及注入层材料、传输层/阻挡层材料、发光主体/客体掺杂材料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OLED材料体系,多数材料产品的性能已达到或超过了商用标准。
有机显示材料市场正在快速地发展,特别是在手机和电视等设备的OLED面板领域。随着OLED面板市场规模的扩大,上游的OLED有机材料市场也呈现出迅速增加的态势。根据统计数据,OLED有机发光材料的成本占比在手机OLED面板中约为23%,而在电视等大尺寸OLED面板中则超过40%。因此,随着下游OLED面板产线的投产和产能爬坡,OLED有机材料的市场规模也将会促进增长。
在中国显示材料行业中,OLED有机材料市场同样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OLED有机发光材料的性能逐步的提升,成本也在逐步降低,使得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轻松的享受到OLED显示面板带来的优质视觉体验。同时,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显示材料行业的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显示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
随着近年来OLED显示面板需求量的一直增长,推动了上游OLED有机材料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行业规模迅速扩张。据资料显示,2019年全球OLED有机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2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行业规模将增长至21.8亿美元。
OLED面板的主要终端应用市场为手机、电视、平板、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等领域,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商品市场,终端应用市场广阔是推动国内OLED产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未来,随着AMOLED技术的慢慢的提升,AMOLED的应用也将持续扩大,智能手表、VR眼镜、智能家居、车载显示屏等智能设备产业对OLED面板的需求也将空前旺盛
从成本结构来看,设备和有机材料是OLED面板最主要的成本来源,其中设备占比约为35%,有机材料占比约为23%。有机发光材料作为OLED面板的核心材料,最重要的包含发光层材料和通用层材料两大类,其品质直接影响面板的最终性能,在OLED面板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产品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主要由国外企业垄断,国产化能力较弱,通用层材料国产化率在12%左右,发光层材料的国产化率则不足5%。
OLED有机材料是指用于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生产,在电场作用下能发出光的有机材料。由于国内企业投资规模加大,产业技术升级,国际显示材料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近年来都建有国内工厂或授权OEM,中国OLED材料市场规模保持逐年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为33.6亿元,同比增长66.83%。2024年将增长至84亿元。
OLED面板一般指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子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屏。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型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慢慢的变多的显示器厂家纷纷加入OLED面板研发。
随着科技的快速的提升,有机显示材料在各种屏幕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尤其是在高清、柔性、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进入2024年,有机显示材料的需求预测将进一步增长,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设备将更方便快捷地连接到互联网,这将推动有机显示材料需求的增长。由于有机显示材料具备轻薄、柔性、透明等优点,因此它们成为这些设备的理想显示选择。
其次,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对显示屏幕的需求也将持续不断的增加。在无人驾驶汽车中,驾驶员需要查看各种信息,例如导航、车速、车况等,这些都需要依靠有机显示材料来实现。
另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有机显示材料的需求量开始上涨。VR和AR设备需要轻便、高清、低功耗的显示屏幕,有机显示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
综上所述,2024年有机显示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这主要受到智能设备、汽车智能化、VR和AR技术发展的推动。然而,这样的领域仍面临一些挑战,要一直进行研发技术和创新以应对市场需求。同时,也需要重视产品的可靠性和环境影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项目技术可采用吉林元合研发技术团队,吉林元合作为“有机聚合物光电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吉林省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试研发技术中心”2个省部级研发平台的合作企业,多年来持续为2个“中心”提供材料量产工艺研发技术所需要的场地、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并提供对应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合作完成有机光电材料的量产技术开发。
硼氮原子骨架的热活化延迟荧光(BN-TADF)材料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技术,具有高效率、高色彩纯度、长寿命等优点,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领域。
BN-TADF材料的技术原理主要是通过利用硼氮原子骨架的特殊结构,使得材料在受到激发后可以通过反系间窜越过程,将单重态激子转化为三重态激子,以此来实现100%的激子利用率和高效发光。此外,由于硼氮原子骨架的强吸电子能力,BN-TADF材料还具备比较好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
在OLED领域中,BN-TADF材料的应用逐步扩大。由于其高效率、高色彩纯度等优点,使得OLED显示器的亮度、色彩还原度和寿命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BN-TADF材料的可扩展性也较好,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总之,硼氮原子骨架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发光材料技术,未来有望逐步发展并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工信部、财政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中提出,9月5日,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2023—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2024年,我国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市场占有率超过25%。并且将加快培育视听消费新增长点,促进车载视听、商用显示等新兴领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培育OLEDTV、MiniLED、8K、75英寸及以上高端显示整机产品消费需求,引领彩色电视机新型技术发展,提升盈利水平。
新型显示方面,面向新型智能终端、文化、旅游、景观、商显等领域,推动AMOLED、MicroLED、3D显示、激光显示等扩大应用,支持液晶面板、电子纸等加快无纸化替代应用。
2023年2月《关于印发长春新区支持光电信息产业高水平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长春新区对光电信息产业提供空间载体支持,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深化产业金融服务,强化发展资金保障;支持鼓励科学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动力;提高规模发展奖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建链补链强链,扩大区域协同效应;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提升优化品牌影响;充分关注人才需求,营造爱才留才环境;提供快捷便利服务,强化助企服务水平等多种支持。
长春新区深入实施“壮药”“强光”“聚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强势崛起“两谷一基地”。围绕“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推动17个项目,精细化工产业园5个保牌项目10月份通过验收,应化所北湖园区,奥来德、海谱润斯OLED半导体显示产业园启动建设。
长春市人才优势突出,依托长春光机所、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科研院校,以及长春经开区、长春新区的光电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长春市已经积累了光电信息产业相关的各项核心技术,为开展光电子检验测试、产品中试、资质认定、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培训等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预计到2024年6月,产能达到2000—3000公斤/年。预计2025年底,产能达到或接近5000—10000公斤/年。产能的扩大对于生产用地、用房及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计划3年内厂区占地面积需求超过10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加办公场地的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
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合成车间1万平方米、研发实验区0.5万平方米、升华提纯车间2万平方米、办公区0.5万平方米、仓库及废物暂存区0.5万平方米和员工宿舍及其他生活辅助区0.5万平方米)。
项目达产后,年出售的收益17,825.3万元,利润5,882.4万元,投资回收期4.9年(税后,含建设期1.5年),投资利润率29%。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长春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项目的实施将推动有机显示材料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科技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增强长春市在新型显示领域的竞争力。
改善环境质量:有机显示材料相较于传统的显示材料,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环保性,因此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提高社会福祉:项目的实施将为人们带来更加高品质、高性能的显示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长春市有机显示材料产业化项目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不仅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福祉。
长春新区区位优势显著、产业基础坚实、创新氛围浓厚、开放条件优越、承载能力较强。要把建设好长春新区作为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和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长春新区的职能之一是“深化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长春新区内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高教科研等产业优势显著,位于东北三省中部枢纽区域,有着很强的区位优势,加上未来新区内的政策创新支持,能够对哈长城市群、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新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带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步优化产业体系,全力发展融合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打造辐射哈长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吉林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